我国健身房行业集中度很低。
8月4日,健身体育产业板块集体崛起,金陵体育、中国潜艇、莱茵体育、欣龙健康等多只概念股批量涨停。消息方面,国务院3日发布的《全民健身规划(2021-2025年)》明确提出:到2025年,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,人民群众健身更加便利,健身热情将进一步高涨,各类体育项目参与人数不断增加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已达38.5%。县(市、区)、乡(街道)、行政村(社区)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。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.16人。 ,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涂端宇报道,中国健身行业仍缺乏大型企业。 “小而散”仍然是健身房行业的现状。 “截至今天,中国健身行业还没有一家门店超过千人的企业,可以说是比较落后的。”乐客体育负责人是这样看待市场的。据悉,就在上个月,乐客体育获得了58产业基金的股权投资。资金将用于线下门店扩张、传统健身房改造、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。有行业观察人士分析,从市场渗透率来看,以健身为例,近十年来,由于国内体育产业政策激励、消费者观念变化、生产研发水平提高等因素,随着健身器材企业的能力提升,国际健身器材的数量有所增加。在行业发展带动下,上游健身器材市场总体保持增长趋势,但我国健身器材普及率较低。
“相关行业数据显示,我国每100户城市家庭拥有健身器材仅4台,普及率不足5%,发展潜力可观;中游健身房行业目前在健身器材方面位居全球第一。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数据认为,绝对数量上,渗透率和集中度仍然较低,行业结构不稳定,尚未出现具有绝对优势的全国领先者。 12月31日施政, 2020年显示,根据测算,2019年,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2.95万亿元,增加值1.13万亿元,按名义增长计算,总规模较2018年增长10.9%。从内部结构看,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.6%,体育服务业增加值7615亿元。体育产业占比67.7%,比上年增长2.9个百分点。 “体育产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,主要靠政策推动。但我国人口基数大,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。”私募排行网内容部总监杨刘表示,我国体育产业近年来发展良好。 ,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健康和美丽而锻炼身体。受疫情影响,公众更加关注自身健康,锻炼意识逐渐增强。他认为,全民健身计划可以通过完善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让群众体育更加便捷。因此,有望激发国民体育热情,扩大体育人口基数,创造更大体育消费需求,为体育产业稳定增长奠定基础。良好的基础。体育板块上市公司也纷纷交出了不错的成绩。事实上,或许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今年以来我国体育产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明显好转。
同花顺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已有28家体育产业板块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,其中16家公司业绩呈正,占比近60%。据悉,浙中股份、雷曼光电、双祥股份、欣龙健康等多只个股中报同比大幅上涨,彰显产业发展活力。东莞证券认为,近年来,在国内经济水平提升、互联网发展、科技进步、政策支持等因素推动下,我国健身行业不断重塑升级,进入新一轮蓬勃发展阶段,产业链上下游也逐步完善。疫情背景下,公众健康意识增强,未来国内健身需求有望持续上升。目前,我国健身人群的普及率仍然较低。如果未来渗透率提升到欧美国家水平,我国健身人口规模仍将分别有1.6倍和3倍的增长空间。国内健身产业链上游健身器材、中游健身房等行业的渗透率和集中度仍较低。未来,随着全民健身需求上升,产业链龙头企业有望受益。四川证券研究所消费行业首席分析师欧阳宇健表示,本次发行计划的实施将促进体育项目多元化发展,持续为细分市场提供增长动力。该计划还将篮球和排球作为重点推广项目。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,普及冰雪、山地户外、航空等户外运动。有望进一步挖掘户外装备、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,带动相关产业发展。实现快速增长。对于体育产业板块的投资机会,承恩资本董事长王选表示,在我国资本市场上,体育产业一直是一个“冷门”行业。目前,A股体育相关公司主要包括运动服饰、运动器材、运动器材等。制造商。目前,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万亿元。与本次规划指出的5万亿元总规模相比,还有很大空间,年增速预计在10%以上。在此背景下,国内领先品牌企业将迎来新的快速增长时期。短期政策催化市场后,体育产业相关公司也值得持续跟踪,具体细分行业更看好运动服饰及装备制造相关公司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yjyzhy.com/html/tiyuwenda/7306.html